2010年是我國糧食市場形勢極為復雜的一年。面對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糧食部門認真落實中央部署,深入分析糧油生產和購銷形勢,加大糧食宏觀調控力度,有力地保證了糧食市場供應和糧價基本穩定,為國家管理好通脹預期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國糧食供給形勢總體良好,庫存充裕,供求基本平衡,糧食安全有保障。當前,在國際糧食市場形勢仍不明朗的情況下,我國要實現農產品供給和市場價格保持穩定的目標,重中之重就是要保持糧食市場穩定。
一、保持糧食市場穩定的弦要始終繃緊
糧食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基礎。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糧食生產連續7年豐收,總產再創歷史新高,為保持糧食市場穩定乃至國民經濟穩定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但與此同時,在國際金融危機等外部沖擊和多元市場主體等內部因素影響下,我國糧食市場供求波動性在逐年增大,加大了糧食宏觀調控的難度。因此,越是在好形勢下,我們越要居安思危,越要重視糧食安全,確保糧食市場基本穩定。
保持糧食市場穩定是促進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的迫切需要。當前,種糧收入仍是農民特別是主產區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歷史經驗證明,糧價大幅波動導致糧食市場不穩定,最終會損害種糧農民利益,影響糧食生產。糧價過低,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導致播種面積減少甚至棄種撂荒現象,這是顯而易見的。適度提高糧價,有利于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但糧價大幅上漲同樣具有抑制農民增收的不利因素。一方面,農民會擴大播種面積和增加投入,部分糧食品種短期內將大幅增產,出現階段性供過于求現象,從而導致糧食價格下跌;另一方面,伴隨糧價大幅上漲,土地等要素價格以及農藥化肥等農資價格往往也會上漲,種糧農民最終會因生產成本上升而無法得到糧價上漲帶來的實惠。因此,從長遠看,只有維護糧食市場穩定,才能從根本上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實現“為耕者謀利”的政策目標。
保持糧食市場穩定是保護廣大城鄉消費者利益的迫切需要。糧食市場是聯結糧食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橋梁,糧食市場波動不僅影響到糧食生產者,更會直接影響到廣大消費者。當前,我國糧食等食品支出在城鄉居民家庭消費支出中仍占較大比重。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5.7%,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1.1%,中西部地區和低收入家庭這一系數更高些,對糧食及其他食品價格變動也更敏感。在這種情況下,保持糧食市場基本穩定,就是保護廣大消費者特別是低收入群眾的利益,這是當前改善民生亟待加強的基礎性工作。糧食部門必須堅持“為食者造福”的理念,不斷加強和改善糧食宏觀調控,防止糧價過快上漲,維護廣大消費者利益。
保持糧食市場穩定是實現管理通脹預期和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的迫切需要。糧食是人的生存之本,糧食價格傳導性較強,對食品和養殖業均具有較大影響。因此,保持糧食市場穩定,對于維護農產品市場穩定乃至整個物價總水平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把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作為今年“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把規范糧棉油糖等主要農產品收購秩序、努力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為了實現管理好通脹預期、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的目標,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抓住了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牛鼻子”。
二、當前保持糧食市場穩定面臨著新形勢
新世紀以來,隨著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以及政策性糧食移庫和競價銷售等政策得到實施,我國糧食購銷形勢發生了較大變化,穩定糧食市場面臨新的形勢。
糧食商品率逐年提高。近年來,我國糧食商品率逐年提高,商品量顯著增加,全國各類糧食企業年收購量從2006年的4346億斤增加到2010年的6022億斤,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意愿強烈。主要原因:一是糧食連年豐收,與2005年相比,5年累計增產3700億斤,增加的產量中絕大部分轉為商品糧;二是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勞動力逐步向城鎮轉移,糧食生產呈規模化趨勢,種糧大戶增加,商品率提高;三是普通農戶養殖家禽、家畜數量下降,直接飼料用糧減少。
糧食市場主體更加多元。截至2010年底,全國具有糧食收購資格的經營者達到8.75萬家,其中多元市場主體約7萬家,在糧食收購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多數糧食市場主體規模小,經營分散,監管難度大。有不少市場主體在利益驅動下,不顧及國家糧食調控目標,甚至出現與國家政策背道而馳的行為。當市場行情不看好、糧價較低或下跌時,他們謹慎入市或者不入市,越跌越不收;當市場行情看好、糧價趨漲時,他們積極入市甚至盲目入市,越漲越搶收。近期以來,少數經營者壓級壓價損害農民利益和抬價擾亂市場秩序等行為時有發生,在加大市場糧價波動的同時,增加了國家規范糧食收購秩序的難度。
糧食庫存結構發生較大變化。當前,我國糧食庫存充裕,庫存消費比遠高于國際公認的17%—18%的警戒線。各地按照中央要求,充分利用糧食豐收的有利時機,充實了地方糧油儲備,2010年末地方儲備糧和食用油比2005年末分別增加26%和208%,應對可能發生的市場異常波動的物質基礎和能力顯著增強。但目前需要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是,由于2010年政策性糧食銷售力度加大,在當前糧食市場形勢下,應準確把握政策性糧食的補庫時機,以保證糧食宏觀調控的需要。
銷區對產區的依賴性不斷增強。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重心逐漸北移,向優勢產區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2009年,13個主產省區糧食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達74.8%,比2006年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河南等7個北方產區占43.3%,比2006年增加0.6個百分點;7個主銷區糧食產量占全國的比重為6.3%,比2006年下降0.8個百分點,產需缺口呈逐年增大趨勢,對產區的依賴性不斷增強。目前,糧食產銷銜接機制還不完善,加之物流運輸、倉儲等因素制約,糧食區域平衡難度增大。
城鄉居民儲糧行為發生變化。一方面,隨著農民增收渠道拓寬,不少農民不再集中出售糧食,糧價上漲時往往出現惜售現象。另一方面,隨著糧食市場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居民以家庭廚房為主的飲食消費習慣發生較大變化,存糧數量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市場糧油供應減少或價格異常上漲,容易引發居民搶購甚至恐慌,保證成品糧油供應的難度增大。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造成許多地方路斷、橋斷,為保證災區群眾、搶險救援部隊和搶險救災人員“有飯吃”,受災地區糧食部門廣大干部職工甚至冒著生命危險,肩挑背扛、翻山越嶺送糧送油,其供糧難度可想而知。
國際糧食市場不穩定因素增多。去年下半年以來,大豆、小麥、玉米期貨價格上漲30%—50%。今年1月份,聯合國糧農組織跟蹤監測的全球糧價指數達到231點,連續7個月走高,創下199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2010年度全球農作物產量將減少2.1%,谷物供給量低于年度消費量,谷物期末庫存預計降低到5.23億噸,近期以來再次出現供給小于需求的情況。在國內外糧食市場聯系日益緊密的情況下,國際糧食市場價格的大幅波動,增加了穩定國內市場的難度。
三、多措并舉保持糧食市場基本穩定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2011年要狠抓生產保供給,力促增收惠民生,糧食生產和農民收入要在連續7年增產增收的高基數上繼續前行,農產品供給和市場價格要在多種影響因素疊加交織的高變數中保持穩定。當前,糧食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糧食工作的部署上來,進一步增強做好糧食流通工作的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繼續抓好糧食收購,努力保證糧食供應,采取有力措施穩定糧食市場。
一是抓好政策性糧食收購,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目前,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已公布,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完善執行預案,健全啟動、補貼和監管機制。對玉米、大豆、油菜籽等品種,要適時采取臨時收儲措施,保持主要糧油品種價格合理。要重視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不斷創新收儲方式,充分調動各方參與托市收購的積極性,保障農民從事糧食生產的基本收益,確保農民余糧以合理價格出售,逐步形成農民種糧收入合理增長機制,讓農民不僅“糧倉滿”,更要“錢包鼓”。
二是規范糧食收購市場秩序,形成方便農民售糧服務體系。要建立新型糧食購銷服務網絡體系,引導和規范各類糧食市場主體收購行為,指導和督促國有糧食企業嚴格執行收購政策,強化為農服務意識,著力改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要加強糧食收購資格核查,落實糧食企業最高最低庫存量制度,防止和打擊無序收購行為。糧食收購期間,各級糧食部門要深入一線,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做到理解政策無偏差、執行政策不走樣、落實政策不縮水,確保糧食收購市場平穩有序,讓政府放心,讓農民滿意。
三是切實加強儲備糧管理,夯實穩定糧食市場的物質基礎。要依靠制度建設,不斷加強中央儲備糧行政管理,提高中央儲備糧管理能力和水平。要按照“優先保證口糧安全,同時兼顧其他用糧”的原則,優化儲備糧品種結構。各地要在加強地方儲備糧管理、完善制度辦法、創新購銷和輪換機制的同時,擇機充實地方糧油儲備規模。糧食銷區要根據轄區內人口數量和消費需求的變化,適時調整儲備糧規模、品種結構和原糧、成品糧比例,繼續充實成品糧油應急儲備,保障調控市場和應急供應的需要。
四是加強宏觀調控,切實維護市場穩定。要根據市場變化,科學把握儲備糧投放、補庫、輪換的時機和力度。繼續分期分批安排政策性糧食競價銷售,適時調整銷售品種、數量和底價,保證市場供應,穩定市場預期。對供需偏緊的糧食品種,繼續做好中央和地方儲備糧投放工作,重點保障主銷區和大城市的市場供應,維護糧食市場和價格基本穩定。繼續推動糧食產銷合作,適時組織好政策性糧食調運,促進糧食的區域平衡。
五是加強糧食流通監督檢查,確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繼續開展政策性糧食購銷和庫存例行檢查,嚴格落實國家收購質價政策,嚴厲查處“轉圈糧”、“出庫難”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交易活動正常進行和已銷售糧食及時出庫。繼續開展收購、儲存環節糧食質量安全監測與抽查,推進國家糧食質量監測體系建設,進一步落實糧食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制。繼續加強食品安全法規的宣傳工作,搞好“放心糧油宣傳日”活動,推進“放心糧油”進農村進社區,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作者:國家糧食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