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認真貫徹落實強農惠農富農各項政策,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做好今年中晚秈稻收購工作,根據《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福建省糧食流通管理辦法》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國家糧食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關于印發2014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通知》(發改經貿〔2014〕2104號 )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 今年我省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每50公斤138元,以省內糧食生產者2014年生產的國標三等中晚秈稻為標準品,具體質量標準按稻谷國家標準(GB1350-2009)執行,即:雜質1%以內,水分13.5%以內,出糙率75-77%(含75%,不含77%),整精米率44-47%(含44%,不含47%)。執行最低收購價的中晚秈稻為2014年生產的等內品。相鄰等級之間等級差價按每50公斤2元掌握。
第三條 最低收購價是指承擔向農民直接收購的收儲庫點的到庫收購價。各級政府委托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收購的儲備訂單和訂單外中晚秈稻應按最低收購價收購。
第四條 各級儲備訂單糧食收購單位根據簽訂的儲備訂單中晚秈稻收購合同,按照每50公斤138元的最低收購價掛牌收購農民交售的儲備訂單中晚秈稻。同時,財政、糧食部門應按規定將儲備訂單糧食收購每50公斤12元的直接補貼款兌付給售糧農戶。
第五條 今年我省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時間為2014年9月16日至2015年1月31日。在此期間,當中晚秈稻市場價格跌至省公布的最低收購價每50公斤138元時,應按最低收購價收購;當中晚秈稻市場價格超過最低收購價時,應停止按最低收購價收購,改按市場價格收購。
第六條 南平、三明、龍巖三個設區市按最低收購價收購的省級儲備訂單和訂單外中晚秈稻的價差及費用由省級財政負擔,具體訂單外計劃數量和價差及費用標準另行研究制定。
第七條 按最低收購價收購的市、縣(區)級儲備訂單政策性中晚秈稻的價差及費用由市、縣(區)級財政負責,具體由市、縣(區)級人民政府研究確定。
第八條 執行最低收購價的收購企業,要在收購場所張榜公布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的糧食品種、收購價格、質量標準、儲備訂單糧食直接補貼標準和執行時間等政策信息,讓農民交“放心糧”。
第九條 各糧食收購企業要嚴格執行國家糧食局“五要五不準”的收購守則,即要敞開收購、隨到隨收,不準折騰農民;要依質論價、優質優價,不準坑害農民;要公平定等、準確計量,不準克扣農民;要現款結算、不打白條,不準算計農民;要優質服務、排憂解難,不準怠慢農民。各地既要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避免發生農民“賣糧難”,也要嚴格防止陳糧、“轉圈糧”以及周邊省份糧源進入省內政策性收購渠道。
第十條 各糧食收購企業要依據農民交糧的實際情況,當場如實填寫統一規范的收購碼單,憑證所列重量、等級、水分、雜質、單價等內容必須填寫齊全,不得二次填寫收購憑證。
第十一條 按最低收購價收購中晚秈稻所需貸款,由農業發展銀行按照省定的最低收購價格及必要的收購費用足額發放。
第十二條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要認真執行中晚秈稻收購最低收購價政策和儲備訂單糧食收購直接補貼政策,在保證完成儲備訂單等政策性用糧收購任務的基礎上,積極做好當地農民當年生產的余糧收購工作,切實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和合法權益。
第十三條 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引導和鼓勵取得糧食收購資格的經營者積極入市收購。各類糧食經營企業和加工企業要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福建省糧食流通管理辦法》有關規定,開展糧食收購。
第十四條 省糧食局負責監測中晚秈稻市場價格和收購進度,審核省級最低收購價收購糧食數量,會同相關部門提出啟動和停止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監督檢查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省物價局負責監測中晚秈稻市場收購價格變化情況,適時提出建議意見。省財政廳負責及時安排、撥付有關中晚秈稻收購所需的價差及費用。省農業廳負責了解各地農民售糧意愿、中晚秈稻市場價格及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情況,反映農民的意見和要求。省農發行負責及時足額安排、撥付執行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收購所需的貸款,并對發放的貸款實施信貸監管。
第十五條 南平、三明、龍巖三個設區市在省規定的最低收購價執行期限內,由于客觀原因不能如期完成省級儲備訂單糧食收購任務需要延期收購的必須報經省財政廳、省糧食局同意后方能執行,否則造成的價差及費用由當地承擔。
第十六條 本預案由省糧食局、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物價局和省農業發展銀行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