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農業:打開糧食增產新空間
發布時間:2013-05-24 | 閱讀:701 次
近日,中央財政下撥2013年旱作農業技術推廣資金7億元,支持華北、西北等7省區開展旱作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目前,發展旱作農業已成為抗旱減災奪豐收的一項重要措施,旱作區已成為糧食生產新的增長點。
我國農業面臨“水減糧增”壓力
據統計,當前我國有近10億畝耕地為無灌溉條件的旱地,全國大約85%的小麥和90%以上的玉米和薯類是在旱地生產的。專家認為,以提高降水利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為核心的旱作農業技術是未來糧食生產的關鍵。
我國是世界上嚴重缺水的國家之一。近年來,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可再生水資源養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目前,我國雖然在局部地區和個別作物的水資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已經達到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但全國平均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均低于發達國家,其中灌溉水利用系數0.5,降水利用率56%,噸糧耗水1100立方米左右,農業面臨“水減糧增”的壓力。據統計,我國旱地面積比重較大,占全國耕地面積一半以上,干旱缺水是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大力推廣旱作農業技術、發展節水農業是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必須高度重視旱地增產技術的改進。
據統計,當前我國有近10億畝耕地為無灌溉條件的旱地,全國大約85%的小麥和90%以上的玉米和薯類是在旱地生產的。自然降水是旱作區農業最主要的可利用水資源,但由于降水量有限,且時空分布不均,降水期與作物生長需水期錯位,干旱損失嚴重,水資源利用矛盾日益威脅糧食安全。
中國農科院旱作節水農業學科首席研究員梅旭榮認為,現階段我國農業處于一個生產性低耗水而結構性高耗水的狀態,北方土多水少、南方水多土少,結構性缺水制約了可持續發展。由于我國降水的資源化率和耕地灌溉率已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且已接近極限,以提高降水利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為核心的旱作農業技術是未來糧食生產的關鍵。
正是由于生產能力相對低下,經濟效益提高不明顯,旱作農業曾被定義為低效農業。但是,通過各地旱作農業區的有益探索和實踐,我國旱作農業技術突飛猛進。如今,旱區糧食產量連年穩增。旱作農業地位不斷上升,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梅旭榮表示,目前以旱作農業技術的增產增收為先導,旱作區農村經濟結構和生態環境正發生變化。
旱作農業關鍵技術迅速推廣
推廣旱作農業技術有很高的比較效益。2012年,財政部、水利部、農業部聯合在東北四省區實施“節水增糧行動”,集中連片大規模推廣應用高效節水農業灌溉技術。
在田間起大小雙壟,溝內播種作物,并以地膜全覆蓋的種植技術,就是甘肅省近年來探索出的全膜雙壟溝播技術。起壟溝播和全膜覆蓋,使天然降水的利用率達到最大,抗旱、保墑、節水、增產效果顯著?,F在,它已成為旱作區廣泛使用的一種耕作技術。
長期以來,農業部、財政部等部門始終把加快旱作農業發展作為一項戰略措施來抓?!笆晃濉币詠?,農業部組織編制了《全國旱作節水農業示范工程建設規劃》,印發了《農業部關于推進節水農業發展的意見》,連續5年召開全國農田節水會議,財政部連續多年安排節水示范項目,推動旱作農業發展。
另據財政部初步測算,在灌區平均每增加1斤糧食生產能力需投入4-6元。而在旱區推廣全膜雙壟溝播等旱作農業技術,平均每增加1斤糧食生產能力僅需投入2元,推廣旱作農業技術有很高的比較效益。
2010年開始,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支持西北、華北地區旱作農業技術試驗示范推廣,用于支持利用自然降水、促進土壤保墑增墑等先進旱作栽培和耕作技術推廣所需地膜等物料補助,農作物抗旱耐旱優良新品種以及農業增產高效抗旱新機具、新材料等技術的應用推廣補助。同時,通過“以舊膜換新膜”方式支持地膜等農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技術的應用推廣,改善農村生產和農民生活環境。2012年,財政部、水利部、農業部聯合在東北四省區實施“節水增糧行動”,集中連片大規模推廣應用高效節水農業灌溉技術,同時,中央財政安排穩產增產技術補助34.6億元,主要用于對西南地區玉米覆膜、東北地區抗旱“坐水種”、東北水稻大棚育秧、冬小麥主產區“一噴三防”、南方早稻集中育秧、三熟制油菜“一促四防”等6項關鍵技術補助。此外,按照今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大力健全完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基層農技改革建設覆蓋全國所有的農業縣,夯實基礎,提升能力,穩定農業科技推廣隊伍,服務農民需要。
各地的生產實踐表明,旱作區實現穩產高產大有潛力、大有希望。過去7年,甘肅省累計推廣旱作農業技術3160萬畝,累計增產糧食超過64億斤。2011年,甘肅糧食總產首次突破1000萬噸,成功實現糧食從依靠調入到供需平衡有余的根本性轉變。陜西5年間全省凈增糧食超過36億斤,主要作物單產增長了10%,其中旱地玉米單產提高100斤以上。可見,充分發掘旱作農業生產潛能,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具有重要作用。
實現生產與生態的雙贏
當前,旱作農業已成為我國糧食安全的穩壓器和農民增收的關鍵點。在旱作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如何解決好殘膜回收,在節水增產的同時將對環境負面影響降至最低成為焦點。
在各方合力下,我國旱區農業已經取得了較大發展。旱作農業已成為我國糧食安全的穩壓器、農業結構調整的最前線和農民增收的關鍵點。
除此之外,旱作農業還是生態安全的大屏障。我國沙塵暴沙源的51.8%為旱農地區的退化草地,30.3%為旱作農田。保護利用好旱作農田和草地是防止沙塵暴的第一道屏障。
在旱作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有一些新的生態問題值得關注。傳統旱作農業的精華是以土壤為核心,重點在精耕細作;而現代旱作農業卻是以提高降水利用率為核心,重視的是水分生產力。于是,地膜覆蓋被普遍采用。有人說,我國旱區農業已經進入了“全膜時代”。但地膜自然降解緩慢,很容易成為環境污染。
梅旭榮說,地膜覆蓋能夠使非生產性降水消耗的大部分變為有效的生產性耗水,節水增產的效果和效益巨大。但是,現有地膜比較薄不易回收,地膜殘留將對農田生態系統和作物生產造成影響。所以我們面臨的是糧食生產和生態安全的博弈。如何解決好殘膜回收,在節水增產的同時將對環境負面影響降至最低成為焦點。
專家表示,廢舊農膜作為一種寶貴的可再生資源,如果不加以有效回收利用,不但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傳統的焚燒、填埋、廢棄等處置方式也將對農村環境造成污染,對整個生態系統構成潛在危害。為此,甘肅省相繼出臺了推動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的扶持政策,對相關企業給予資金扶持。在鄉鎮、村社廣泛設立廢舊農膜回收網點,使農戶撿拾、網點回收、企業加工三個環節得到了有效連接,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工作逐漸步入良性循環軌道。據悉,2011年該省回收廢舊地膜45700噸(折純量),回收利用率達57.1%。
從全國范圍看,殘膜回收利用的長效機制還有待建立。據了解,云南、內蒙古等省區正在探索以政策吸引農民和加工企業回收利用殘膜,并鼓勵農機部門研發殘膜回收農機具的具體措施。
加快旱作農業科技進步與創新
目前,探索區域農業協同創新機制,加大旱作區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打造我國新的糧食增長極、解決旱作農業“瓶頸”問題的關鍵。要進一步提升旱作節水科技的支撐作用,確保旱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和種植結構調整的不斷推進,市場效益較高的經濟作物逐步向有灌溉條件的地區集中,而比較效益相對不高的糧食生產則向旱作區轉移,旱作糧田占糧食總種植面積的比重呈增加趨勢。旱作農業區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糧食總產再上新臺階意義重大,加快旱作農業科技進步與創新已成為保障全國糧食持續增長的必然選擇?!备拭C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馬忠明告訴記者,目前,探索區域農業協同創新機制,加大旱作區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打造我國新的糧食增長極、解決旱作農業“瓶頸”問題的關鍵。
馬忠明說,當前旱作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區域差異大,農業生產面臨問題多而復雜,科研創新基礎設施和條件比較薄弱,科技投入總量不足,還沒有一個國家級的區域旱作節水研究基地與機構,致使對一些關系旱作農業長期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難以開展研究,生產應用重大技術缺乏基礎研究支撐,影響了旱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整合和有效利用本區域優勢科技資源,必須進一步提升旱作節水科技的支撐作用,為國家旱作農業發展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更大貢獻。
馬忠明建議,要積極探索區域農業協同創新機制,采用省部共建的方式,建立國家旱作農業創新中心,整合資源,提高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支撐國家農業節水和糧食增產重大戰略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