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院_日本三级全黄三级三级三级口周_好紧浪货好爽在一点_国产一级片在线播放

中國糧食經濟 | 大食物觀破解我國糧食安全“三大難題”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發布時間:2023-06-01 | 閱讀:479 次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解決吃飯問題,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開,樹立大食物觀。當前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糧食持續增產壓力大、居民膳食結構升級要求高、國際糧食供應鏈風險大“三大難題”,建議強化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拓展食物來源渠道、構建政策保障與技術支撐體系、增強海外農產品供應鏈韌性、培育居民健康消費觀念,以大食物觀為引領,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一、當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三大難題”

        (一)水土資源約束趨緊加大糧食持續增產壓力

        我國糧食產量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年均增速為0.48%,當前糧食生產體系下的生產能力已經達到階段性的峰值。一是耕地數量減少,地力透支。自然資源部數據信息顯示,2022年全國耕地面積為19.14億畝,比2019年減少0.04億畝,減幅0.2%。要實現2030年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25億畝以上的目標仍然面臨較大壓力。同時,耕地質量面臨透支的問題。二是水資源貧乏,農業用水效率不高。由于經濟發展、人口增長、消費習慣等因素,我國用水量呈增加趨勢。水利部數據顯示,2016—2021年,我國農業用水量占全國用水總量的比例均超過61%。同時,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作為主要糧食生產基地的北方地區,擁有全國64.1%的耕地,水資源總量卻僅占全國的19%。此外,我國農業用水效率不高,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僅為0.568。水資源與耕地資源的不匹配,進一步加劇農業用水壓力,對糧食數量安全造成約束。

        (二)居民對膳食供應結構的要求持續提檔升級

        目前,我國居民食物消費呈現多元化特征,消費理念向綠色、健康、安全方向升級。一是人均糧食消費數量下調。居民食物消費結構由傳統的糧食消費為主向注重營養搭配轉變,肉蛋奶和水產品等動物性食品比例增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2021年居民肉、蛋、奶、水產品、瓜果、蔬菜類消費量累計分別增長28.5%、61%、23.1%、36.5%、49.9%、12.6%。二是食物供需存在匹配錯位。我國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滯后于食物消費結構轉變,導致部分食物品種產需缺口較大。比如,我國口糧產大于消,但玉米等能量飼料、豆粕等蛋白飼料外采率高。中國營養學會、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機構數據顯示,我國居民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蛋奶、魚蝦類和大豆攝入量普遍不足。隨著城鄉居民膳食結構的轉型升級,動物性產品的消費將會快速增長,現行農業生產結構已逐漸不適應未來食物消費結構變化。

        (三)全球糧食不安全形勢加劇我國糧食安全風險

        氣候變化、極端災害疊加地緣政治沖突,加劇了糧食生產、物流等風險,給全球糧食供應鏈安全穩定帶來嚴峻挑戰。一是國際市場糧食可獲得性下降。烏克蘭危機以來,20多個國家實施糧食出口限制令,包括俄羅斯、烏克蘭、阿根廷、哈薩克斯坦、越南、印度等國,加劇了糧食脆弱地區的恐慌,使得我國海外糧食供應穩定性受到一定影響。二是國內糧食保供穩價受到挑戰。2020年3月起,全球糧食市場劇烈震蕩,糧價呈現上漲趨勢。據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我國糧食進口量同比減少10.7%,進口金額增長13.7%,進口均價上漲27.4%。其中,大豆、小麥進口均價分別上漲25.1%、25.9%,傳導國內大豆、小麥價格上漲。此外,俄烏相繼停止化肥出口后,引發巴西等農業大國采取緊急增儲行動,進一步拉升農資價格、增加糧食生產成本,給我國糧食保供穩價帶來一定壓力。

        二、以大食物觀為引領,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方位踐行大食物觀,立足于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放眼整個國土資源,通過全方位開發耕地、森林、海洋資源,拓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來源,通過增加各類食物的有效供給實現新的供求平衡,為構建新時代國家糧食安全體系開辟新的戰略路徑。

        (一)強化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持續發力提高糧食產能

         實施“藏糧于地”戰略,激發農戶種糧積極性。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措施。突出適度規模引導和資金整合,對規模生產經營主體進行直補,對散戶提供糧食生產組織服務或“以獎代補”方式給予補助,進一步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完善糧食生產獎勵機制和財政獎補機制,增加對糧食主產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

實施“藏糧于技”戰略,帶動糧食增產增收。推進以種源為核心的糧食生產關鍵技術攻關,加強土壤保護技術、數字化生產、實用高效糧食機械設備創新,加強防范化解糧食生產重大風險關鍵技術的研發力度。穩步推進高標準農田高質量建設和中低產田有機質提升工程,突出產量導向,堅持新建與提升并重,完善管護機制。建立健全重要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害、氣象災害風險預警與信息化服務能力,提升糧食生產的防災減災能力,減少糧食損耗。

       (二)挖掘國土資源潛力,繼續拓展食物資源來源渠道

        向森林要食物。我國現有林地42.6億畝,森林面積33億畝,其中生態公益林18.6億畝,商品林14.4億畝,森林食物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建議擴大油茶、核桃、油橄欖等木本油料生產,拓展食用植物油來源;積極發展木本糧食,建設優勢產業帶,因地制宜推廣林藥、林菌、林果、林菜等復合經營模式,發展林禽、林畜和林蜂等養殖業。

        向草原要食物。我國飼料糧供應壓力大,促進飼料糧減量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增加飼草供應。建議積極改良水熱條件較好的退化草原和南方草山草坡,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建設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減少牛羊養殖消耗精飼料用量,實現化草為糧的效果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我國宜漁的湖泊、水庫、江河面積近400萬公頃,海洋面積更是高達約300萬平方公里。建議積極利用湖泊、水庫等資源大力發展生態漁業,規范發展近海養殖,推廣生態環保網箱養殖,依托新型海洋漁業裝備穩步推進深遠海魚類養殖,加強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獲取海洋優質蛋白食物。

       向設施農業要食物。設施農業能有效解避免與糧爭地,克服傳統農業靠天吃飯、抗自然風險能力差的短板。建議推進設施蔬菜、設施果樹、設施食用菌、設施水產等的種養殖,多學科交叉融合、協同推進設施農業、植物工廠相關的裝備、技術和品種創新的研發。

       (三)加強科研創新投入,構建政策保障與技術支撐體系

        聚焦種質資源“卡脖子”問題。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質資源是不亞于石油的戰略資源。建議建立大食物種質資源庫,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加快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踐行大食物觀需堅持科研先行,要加強農業科技創新,統籌配置農業科研投資,加大科研立項支持力度。建議由國家有關部門牽頭搭建科企對接合作、成果交易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資源共享。加強技術服務,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加快推進科研成果落地。

        實施全產業鏈的農業支持政策。建議繼續完善傳統糧食綜合支持政策體系,形成包括價格支持、農業投入、直接補貼、災害救助、金融保險等在內的政策體系,研究出臺支持森林食物、飼草食物及水海湖食物生產發展的政策及具體舉措。

        (四)開展國際食物貿易合作,增強農產品供應鏈韌性

        完善重要農產品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建立全球農產品供求和市場數據平臺,密切監測國際國內重要農產品生產、消費、進出口、價格等權威信息,科學評估并應對農業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貿易沖突等多重風險,通過靈活調配庫存、避免重要農產品擠兌等措施,穩定我國重要農產品市場與價格。

        優化重要農產品國內外供給比例。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采取農產品進口多源化策略,穩定與現有糧食及重要農產品貿易伙伴關系,積極拓展新的貿易伙伴,如拉美與“一帶一路”國家,增加我國農產品貿易與供給騰挪空間,防范由于國際糧食及重要農產品供給缺口和價格飆升造成訂單交割延遲和受阻。

積極參與全球糧農治理。推進我國與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等相關涉農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深度參與全球農業貿易與投資規則的改革和完善,維護國際市場與貿易秩序,避免由于農產品貿易問題的政治化對食物供給造成沖擊。

        (五)引導居民形成合理膳食結構,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引導居民健康膳食。廣泛利用報刊、廣播、電視、手機短信、微信、平臺短視頻等方式加強健康膳食宣傳,普及健康膳食知識;充分利用學生營養日、全民營養周、科普中國、世界糧食日等品牌活動,推動大食物觀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居民健康飲食素養、優化膳食結構。進一步倡導勤儉節約、理性消費、適度消費,引導居民減少食物浪費,踐行光盤行動,推動生活方式向綠色低碳化轉型。

        增強綠色優質農產品持續供應能力。統籌協調產量、質量關系,聚焦品種培優、品質提升,推動農產品產業發展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打好“綠色”“生態”牌。加快構建與大食物觀相適應的標準體系,用標準引領新技術新模式發展,保障農產品品質。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引進和培育產業鏈長、附加值高、帶動作用大的綠色食品產業項目。將各類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納入監管名錄,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培育大食物誠信體系。

版權所有:福建省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福州市鼓樓區鼓屏路60號 | 電話:0591-87670156 | E-MAIL:fjcbls@163.com
技術支持:海西天成 | 閩ICP備18027719號-1
掃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